[繁体版][ENGLISH][2025-03-22]
加拿大美洲电视台 加拿大注册号码:290897024

梁金安开讲|第六回:习仲勋入团,反封建恶霸,立诚公学兴起革命潮

[陕西之窗] 来源:加拿大美洲电视台 CATV (11-18) 作者:新闻视频编辑

教书、育人是学校的本分;传道、解惑是更高层次的教育。

要知道,“进步思想”是立诚公学的鲜明特色,“进步人士”是立诚公学的重要人脉。选择严木三做校长,就是明示乡里——“立诚公学”是跟着时代潮流在办学。

何以言此?资料显示,严木三是毕业于三原省立第三师范的共青团员,他经常引导学生阅读《新青年》等进步书刊,传播马克思主义。立诚公学逐渐发展成渭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之一,成为富平县中共党团组织的发祥地。

8397A2F2-02CD-41FE-9F99-972706C8F8F3

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革命杂志《新青年》

B49188C8-A3A0-47FE-9B1D-4F4D49384F9C

立诚公学学生阅读的进步书刊

上回我们讲到,刚入学,习仲勋就拿到了公费生的名额,紧接着,严木三校长给习仲勋改了学名,足见二人师生情深。

早慧的少年,遇到智慧的恩师,对两个人来说,都是值得庆幸的事。

如此看重习仲勋,严木三有自己的考量标准——

他一直在观察习仲勋的学业。这孩子好学上进,立诚公学主要开设的国文、英文、算学、历史、地理、理科、国音、农业和副科唱歌、体操、图画、手工等课程。他门门都上,门门优异。

严木三还看习仲勋选择的朋友。除了跟都村考上来的老同学要好,他还结交了偶像胡景翼将军之子胡希仲、胞弟胡景铎,他们逐渐成为亲密的朋友。

求上进,说明习仲勋求知欲强,是可造之材;交好友,说明习仲勋是非分明,有自己的做人标准。

就这样,虽然习仲勋按部就班,却已经成为严木三眼中的好苗子。

自此,立诚学校党团组织利用课余时间,有组织地到庄里镇北边的董家庄、景家窑、三条沟、石窠等地向农民宣传革命思想,发动农民进行抗粮、抗捐、反霸斗争。

少年习仲勋是农民活动的积极宣传分子,他经常受党团组织指派,拿上用黑麻纸写的传单,插上鸡毛送到农民手中,以鸡毛传帖的形式进行串联,传帖上写着某月某日在某地方有要紧的活动等语,这就是当时十分流行的送“鸡毛信”了。

当时,庄里镇有一个恶霸保长张积德,他经常向群众乱摊滥派,欺压百姓,无恶不作,民愤极大。立诚学校党团组织研究后,决定举行清算斗争张积德的集会,以推动农民运动。

那是1926年7月,庄里镇东关五岳庙举行张积德斗争大会,庄里镇、黄家窑、景家窑等村庄的农民群众都赶来参加大会。

立诚公学师生排着队、唱着歌,呼喊着口号进入会场。当时,群众情绪极为激愤,高呼着 “把张积德抓起来”“跟张积德算账”等口号。会后,他们举行游行示威,张积德家大门上“名重梓里”的金字匾被砸碎,当局被迫关押了张积德。

据考证,此次斗争,正是富平农民运动的开篇。

对于在立诚公学的学习和经历,习仲勋在自传中说:

“我这时的处境是非常好的,一方面是中国大革命时代的到来,一方面这个学校算我县最进步的革命堡垒,所以不仅在教师中有不少的革命指导者,而且全校学生早结成一支有力的革命队伍参加在这一革命洪流中,我思想上的进步正是由于当时这种革命环境给予我以极大推动,因而我除了校内活动外,也开始走进农村活动。当时革命环境允许有各种革命书报阅读,但可惜我自修能力太差,多读而又多不能领会,因年龄太小,记忆的总是一知半解,对共产主义理解还不深。总之,我这时认识是共产党好,反正要跟着共产党干到底。”





本页面二维码, 扫一扫即可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