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金安开讲|第四回:都村小学霸,心怀大世界,舍近求远立诚上高小
话说,这少年习仲勋在都村小学是有了名的孩子王,但门门功课也真是了得。此前说到,他几乎每次考试都拿第一名。
一位同学后来回忆说,“那时候,到学校总要背书的,背不会就要挨先生板子。别的同学一提起放学要背书,就头疼,相近儿(习仲勋小名)却从不较劲,自由自在地玩儿。可到了第二天背书时候,却总是第一个,也不知道怎么用的功。”
一晃,初小时光就过去了。崇拜胡景翼的小小少年,要考高小了。
也许是机缘巧合,也许是命运安排。习仲勋以胡景翼将军为榜样,立志做爱国英雄的时候,富平县立诚公学高小部开始招生了。
爱国将军胡景翼
那是1926年春,习仲勋不满13岁。他跟40多名初小同学一起参加考试,过了分数线的,除了习仲勋,还有宋杰生、周奇、程孔昭、刘相、田绍西等。
当时,除了立诚公学,富平县城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也在招生。从距离上看,县立第一高小距离习中勋的家,只有15里,而庄里镇的立诚公学高小部,比县立第一高小还要远10里。
去哪儿上高小?孩子们一时没了主意。这或许是翅膀稍硬的男娃子们,要做的第一个人生选择。
宋杰生说:“要不,咱就上县立第一高小吧,离家近咧。”周奇和程孔昭也说:“就是,买东西干啥的也方便。”
习仲勋没说话,同学们一个劲儿要他的意见,“相近儿哥,你快说嘛!”“相近儿,你拿个主意!”
这时候,只见习仲勋沉着地开始条分缕析:“老话说,站在高坎坎上,眼窝窝才不浅。立诚公学谁办的?咱塬上的大英雄,胡景翼呀!”
“胡景翼?就是咱们去县里,祭奠的那个爱国将军吧!”一个同学说。
“就是他!我再问你们,胡景翼为啥亲自办学?”小习仲勋卖个关子。
小伙伴说不上来了。“我听家父说过,他当年带领的陕西靖国军进驻庄里镇,将军对阵亡将士十分感念,把20多名猎食遗孤集中起来,让他们受教育。后来,学校越办越大,各方人士都捐款,立诚公学就成了咱塬上的名校啦!”
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,“那能办学的,不得是有见识的大人物?”“可不是,人家胡将军去过北京,还见过孙中山咧!”……
习仲勋又清清嗓子,把话头拉了回来:“你们看,这立诚公学的校名,就出自咱们学的《大学》,原文是‘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齐,国齐而后天下平’。”
“所以,非立诚公学不上,非立诚公学不读!”孩子王习仲勋拿定了主意!
小伙伴们一下子都灵动起来,“相近儿哥说的真好!”“有道理!多走点路呗,咱不怕苦!”“名字响、牌子亮,去那肯定有出息!”
习仲勋进一步提议道:“走,咱现在就到立诚公学看看去,咋样!?”
毕竟是一群天天野在一起的男娃娃,谁都不服气谁,不就是三十几里路嘛!走就走。
这一路山梁梁,难不住小小“习司令”的部队,他们时而追逐打闹,时而挽臂同行,时而吼上一嗓秦腔,时而来个戏台上的英雄亮相……
很快,就眼见那立诚公学坐北朝南,对面是雄伟的荆山原,正对着原下一座古老的华佗庙。校门匾额上,胡景翼将军书写的“立诚公学”校牌,还有“文化”二字的门匾。
立诚公学藏书楼
院内,两侧砖木结构藏书楼,楼檐四角飞起,就像孩子们现在的心情。楼中上方,又一方匾额,胡将军所题“书库”二字雄浑有力。
东洋式教师排列整齐,水磨青砖墙壁、白灰细线勾缝、拱形屋顶、半圆门窗,坐落在藏书楼两侧。
再向里,两层主楼“十三间楼”,东西两侧精致的三层角楼,与之以天桥相接。主楼南面,镶挂着21字校训——“阐发最新的学说,陶冶理想的人格,创造健全的社会”,楼北再延伸,就是学校的大操场。
立诚公学21字校训
“看这阵仗,看这气派,咱来对了,相近儿哥!”
“来对了,当然来对了!远近十里八乡,最优秀的娃子,都往这奔呢嘛!”
一行人引起了校长严木三的注意,他邀请这些眼睛发亮、头沁细汗的小男儿们,到自己办公室询问、攀谈。
“你们看,这学校咋样?”严木三问。
“好着咧!好着咧!”“气派得很!”“看不够呢!”
“人家临潼、三原县的学生,都抢着来这儿,你们来不来?”
“来嘛!来嘛!我们都来!”
“欢迎欢迎!学习好的学生,就当公费生,一切费用,学校解决,你们要努力呀!可好?”
孩子们你用眼睛望望我,我用肩膀撞撞你,这真是个惊喜!公费读书,不仅减少家里的负担,还是难得的荣誉!
就这样,立诚公学成为这批学生的共同选择。而那为数极少的公费生名额,最后被最优秀的习仲勋争取到。
要说这“三岁看小、七岁看老”,真是一点不假!优秀的习仲勋后来与宋文梅、程建文共同被称为“都村三杰”,名盛乡里,至今仍被津津乐道呢。
总策划:王淑芬
总监制:习远平
讲 述:梁金安
主 笔:琳 琳
编 审:冷 峰
监 制:晓 涛
出 品:红旗智库·红色传承工作室
编者注:本文所有图片选自学习出版社《习仲勋画传》等出版物。